Alternative Photography

古典顯影(Alternative Process)是什麼?

古典顯影又稱另類顯影,泛指以「非傳統銀鹽相紙」複製照片的攝影印相工藝,多數顯影流程是在十九世紀發明;如今古典顯影特別是指以手工的方式製作「影像載體」並顯影成像的技術。古典顯影涵括自然性光敏材料,如:光合印相(Photosynthesis)、花汁印相(Anthotypes);與人工性光敏材料,也就是感光鹽類。

古典系統圖譜,製作人:華特

—————————

感光鹽類

銀鹽
銀元素本身無光化學反應,而特定銀鹽(銀化合物)中的銀離子(Ag+)在曝光後還原為銀原子(Ag),形成銀圖像。銀鹽有許多種類,例如草酸銀、硫化銀等,其中最為人知、也被廣泛使用於攝影的是「鹵化銀」,如:氯化銀(鹽印法 Salted Paper、蛋白法 Albumen Print、膠銀版 Silver Gelatin Process)、溴化銀(火棉膠濕版 Wet-Collodion、玻璃乾版 Dry Plate、攝影軟片 Photographic Film)、碘化銀(卡羅版 Calotype、達蓋爾版 Daguerreotype)。(註:上述分類未必絕對,許多技法均使用混合銀鹽,例如碘溴混合等)

鐵鹽
是指特定具光敏性的鐵化合物,例如最好入門的藍曬法即是將鐵鹽和鐵氰化鉀混合而成。原則上,所有鐵鹽工藝都是由鐵(III)離子受光反應還原為亞鐵(II)離子,亞鐵(II)離子再與特定金屬鹽還原反應,形成圖像。如:氰版藍曬法(Cyanotype)、銅版(Cuprotype)、凡戴克棕版(Vandyke Brown)、鐵銀(Kallitype)、鉑金(Platinotype)、鈀金(Palladiotype)、鉑鈀印相(Platino-Palladiotype)、金印法(Chrysotype),甚至是攝影萌芽時期曾嘗試的水銀(Amphitype)。詳細的化學原則可以參閱 Mike Ware 的鐵鹽化學;或者我的製造草酸鐵

重鉻酸鹽
重鉻酸鹽也稱二鉻酸鹽,「重」是重複的鉻(Cr)之意,與有機物(樹膠、明膠、奶酪)混合後可用於攝影印相,是少數可與顏料結合,並以彩色表現的古典顯影技法。然而與上述兩種鹽類相異,重鉻酸有機物曝光後「硬化」,而非形成金屬圖像,因此也被使用於印刷術:如絹印製版、珂羅版的玻璃版基。重鉻酸鹽屬於政府列管的毒化物,本文僅提供參考,不建議操作。如:碳膜轉印(Carbon Process)、膠彩(Gum Print)、油印法(Oil Process)。使有機物硬化的特質也可用於與銀鹽技法結合,例如溴化銀油墨(Bromoil)。

—————————

教學引導

近來在臺灣已經有愈趨飽滿的古典顯影教學資源,以及北中南各有基地提供工作坊體驗或圖像委託製作,例如: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光影手工暗房工作室、敘光室、海馬迴光畫館典像濕版攝影工藝等;然而在線上中文資料方面,卻遠遠不及歐美文獻的豐富性。因此我將在這個部落格平台,針對我可以製作的工藝,提供完全免費的教學資源。至於未能製作或者尚未書寫的部分,替代的是來自 Alternative Photography 網站相當完整的學習引導,如果有疑問與反饋也歡迎寄信到我的電子郵箱:Yinhaoteach@gmail.com。

—————————

索引

本文架構是基於感光鹽的種類區分,其次是在各項目內依發明時序先後列表,未必是操作難度與成本的分別。此外,網站左方側欄中Alternative Process的標籤頁裡,有提供銀鹽、鐵鹽、重鉻酸鹽這三大項的引導,點入連結即可看到本網站裡的教學資料。最後提醒,表中所列年代僅供參考,許多工藝都有原始與改良配方,因此附件資料不一定是最原始的版本。

  • 自然界中的感光材料
光合印相(Photosynthesis
花汁印相(Anthotypes

  • 人工合成的感光材料

銀鹽
硝酸銀印相法(Salt Print without Salt)
鹽印法(Salted Paper,1834)
達蓋爾版(Daguerreotype,1839)
貝亞爾直接正像法(Direct Positive,1840)
卡羅版(Calotype,1841)
蛋白印相法(Albumen Print,1847)
火棉膠濕版(Wet-Plate Collodion Process,1851)
明膠銀鹽印相法(Silver Gelatin Process,1874)
奧托克羅姆(Autochrome Lumière,1903)

鐵鹽
氰版印相法(Cyanotype,1842)
金印法(Chrysotype,1842)
銅版印相法(Cuprotype,1856)
鉑金印相法(Platinotype,1873
鉑鈀印相法(Platino-Palladiotype
正像藍曬法(Positive Cyanotype,1877)
鐵銀印相法(Kallitype,1889)
凡戴克棕(Vandyke Brown,1895)
明膠氰型印相法(Gelatin Cyanotype)
薩蒂塔版(Satista Print,1913)
阿蓋洛印相法(Argyrotype,1990
新藍曬法(New Cyanotype,1994)
簡單藍曬法(Simple Cyanotype,2019)

重鉻酸鹽
油印法(Oil Print,1850)
單色膠彩Gum Bichromate,1855
碳膜轉印Carbon Transfer Process,1864)
多色膠彩(Tri-color Gum Bichromate,1898)
溴釉印相(Bromoil Prints,1907)
奶酪印相(Casein Pigment Prints,1908)
蘇里膠彩(Sury Process,1924)
樹膠油墨轉印法(Gumoil Process,1990)

  • 其他類
數位負片(Digital Negatives
日光流明轉印法(Lumen Prints
凹版蝕刻轉印(Photogravure Printmaking,1827)
珂羅版印刷術(Collotype,1855)
濕式氰版藍曬(Wet Cyanotype)
  • 複合工藝
氰版與凡戴克棕(Vandyke over Cyanotype)
鈀金與數位噴墨(Palladium over Pigment

—————————

警語

本站所列之所有化學物質均有相當的危險性與污染性,請詳閱物質安全資料表(SDS)並遵守相關規範,以自身、周遭與環境安全為最優先考量。

—————————

致謝

學習影像的旅途中,感謝許多老師與前輩的教導,特別是把我帶進現代暗房和體驗大型相機的陳敬寶老師、攝影史強者劉學穎老師、藝術史王牌王聖閎老師、影像哲學先行者徐明瀚老師、電影攝影美學的根基張展老師和錢翔老師,以及同樣在古典顯影領域的專家前輩,為我建造基礎的韓筠青老師(藍曬法)、另類攝影大師簡永彬(新藍曬、日光流明與明膠銀鹽法)、專精火棉膠的陳姿樺老師,最後是指導珂羅版印刷術與光影手工暗房的經營者曾啟峰老師,還有許多我沒有列出的指導者,謝謝所有老師的貢獻。

—————————

贊助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