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的翻譯學
Film 是什麼?
譯成中文又會是什麼?
是不是台灣通常講的「底片」呢,還是香港音譯的「菲林」呢?
這個問題是值得被討論的嗎?
我們可以先參考幾個代表性的案例:
日本的 “Fujifilm” 公司以日文來講是「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其中「フイルム」等同英語的 “film”,日漢字典稱「薄皮」、「軟片」、「膠片」、「膠卷」、「影片」、「塑料片」等,而 “Fujifilm” 在台灣的正式譯名則是「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在這個案例中 “film” 即是「軟片」。假如在日本《維基百科》搜尋「フイルム」,其結果會是特指 “plastic film”,它的簡介是「一般に合成樹脂などの高分子成分などを薄い膜状に成型したものを指す」,翻成中文即是「一般是指合成樹脂和其他聚合物成分模塑成薄膜形狀」;若要專門指涉我們所謂的「攝影軟片」則要鍵入「写真フィルム」。
在香港 “film” 是譯自英文讀音〔fɪlm〕,也就是「菲林」。中國的百度字典對 “film” 有幾個來源的翻譯,例如《牛津詞典》是「电影」、「影片」、「胶片」、「胶卷」、「底片」、「薄膜」;《柯林斯辭典》除了上述語詞以外還有「纪实镜头」、「塑料薄膜」、「电影艺术」;在中國百度引擎查找 “film” 多數是英漢字典的條目,次相關的則是 “movie”,即是「電影」;在百度引擎查找「底片」、「胶片」、「软片」等依相關性評估後,和「材質」最有關係的是「胶卷」與「胶片」這兩項;在百度百科查找「胶片」,其描述為「胶片就是银盐感光胶片,也叫菲林」。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在香港 “film” 是稱「菲林」;在中國 “film” 則稱「膠片」、「膠卷」。
接著我想查看攝影起源地的法國,先以《Collins》英法字典查找 “film” 得到四個結果,第一個是 “film”(movie)「電影」;第二個是 “pellicule”,此指膠卷 “film”;第三個也是 “pellicule”,此指薄膜 “Thin layer”;第四個是 “alimentaire”,此指保鮮膜 “clingfilm”。再來同樣以《Collins》法英字典查找 “film” 得到三個結果,第一個是等同法語的 “œuvre”,即是 “movie”「電影」或 “artwork”「作品」;第二個是等同法語的 “pellicule”,即是 “roll of film”「膠卷」;第三個是等同法語的 “couche”,也就是 “diaper”「尿布」或 “layer”「階層」。再來我透過《Cambridge》法英字典反覆求證,我們已經知道 “pellicule” 是 “film”「膠卷」,那麼還有什麼意思呢?當 “pellicule” 字尾加了 “s” 時(pellicules)是頭皮屑 “dandruff”;另外還有剛才寫過的 “couche” 也就是 “thin layer” 的意思。最後我將 “pellicule” 丟進法國版《維基百科》查詢,得到定義為:
“Une pellicule photographique (ou film) est un support souple recouvert d'une émulsion contenant des composés sensibles à la lumière, généralement à base d'halogénures d’argent.”
但是我不懂法語,於是我將這段文字丟進《DeepL》機器翻譯,他說:
「攝影膠片是一種柔軟的支撐物,表面塗有含有感光化合物的乳劑,一般以鹵化銀為主。它們的構造(尤其是晶體的大小和形狀)決定了底片的特性,例如感光度和清晰度。」
接著在歷史方面,《維基百科》提到:
“Avant l'invention du film souple recouvert d'une émulsion photosensible, les photographies étaient impressionnées sur des supports en verre fin, les plaques, que l'on installait à l'aide d'un châssis à l'arrière des chambres photographiques.”「在塗有感光乳劑的軟片(film)發明之前,照片是印在薄玻璃片上的,稱為底片(plaques),底片(plaques)安裝在相機背面的框架上。」“Le film souple transparent est inventé en 1888 par l'Américain John Carbutt et commercialisé en 1889 par l'industriel américain George Eastman — le futur fondateur de Kodak — sous la forme de rouleaux de 70 mm de large.”「透明軟片(film)於 1888 年由美國人 John Carbutt 發明,並於 1889 年由美國工業家 George Eastman — 未來柯達的創始人 — 以 70 mm 寬的膠卷形式銷售。」
果然去到攝影發源的法國是對的,如今我們知道,原來 “film” 是來自 1888 年的美國。那麼問題就來了,在 1888 年之前有沒有 “film”,那是什麼東西?或者 1888 年以前的「攝影材料」是什麼東西、怎麼個講法?
—————————
在開始後續的討論之前,我想先補充台灣的翻譯。恰好最近「小老婆相機」在 Threads 平台上有一些整理,而且他抓了幾本在台灣先後流行的攝影書籍,我想是除了字典以外很好的參照。先假設這裡的原文都是 “film”,在《攝影的技術》(1979)稱「膠片」、《攝影精技》(1981)稱「軟片」、《台灣電影閱覽》(1998)稱「底片」、《典藏完美二十世紀經典相機年鑑》(2015)稱「底片」。其實我個人經驗或身邊的朋友、老師,也是都將 “film” 稱為「底片」,所以在台灣 “film” 即是「底片」,這樣說應該不過分。
我將上述的文字整理成一套邏輯等式:
film = 軟片(日本)
film = 菲林(香港)
film = 膠片(中國)
film = 底片(台灣)
film = pellicule(法國)
film ≠ plaque(法國)
但是,這個等式是「互為相等」的嗎?意思是,等式的兩端反過來也可以絕對成立嗎?我會這樣問就表示這個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尤其是「底片」這個詞,翻回英文的時候未必是 “film”,當然這是個「白馬非馬」的疑慮,只能說「底片」偶爾是 “film” 偶而不是,所以在集合關係裡 “film” 是「底片」的子集。例如 1990 年出版的《安瑟亞當斯論攝影》是以「照片」稱 “photograph”,而 “photograph” 包含了正片 “positive” 和負片 “negative”,且 “negative” 同樣譯為「底片」。再來是我查閱了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樂詞網》,以「底片」來搜尋可以獲得 225 筆結果,以分類法「化學術語」限縮結果有兩筆資料,一個是 “photographic plate”,另一個是 “photographic film”。前者的 “plate” 之前其實有出現過,就是法國《維基百科》所講的 “plaque”;後者的 “film” 是「底片」沒什麼問題,我們已經確認過了。
看到這裡有沒有發現問題?換種格式來看:
film = 底片
film ≠ plaque
因此
film = 底片 ≠ plaque
底片 = film
底片 = plate
因此
底片 = film = plate
然而
plate = plaque
因此
底片 = film = plaque
疑!!!為什麼底片 = plate ≠ plaque ???
換句話說,這不是一個單純的「誤譯」問題,而是在於我們之所以會認為「底片」等同 “plate” 也等同 “film”,是來自於我們對過往的不熟悉,而且這種不熟悉並不是美國方面的不熟悉也不是法國方面的不熟悉,而是專屬於華語地區的不熟悉。至於「底片」這個詞到底是怎麼誕生的,我就沒有太細究了,也許將來有機會可以回頭再考究。
—————————
剛才我們考察了幾本字典,證實 “plate” 和 “film” 的確是兩種先後的體系,在這個認知上還有一些值得探索的地方。既然法國《維基百科》已經說明 “film” 來自美國,我想進一步知道美國《維基百科》是怎麼說的:
“The earliest practical photographic process was the daguerreotype; it was introduced in 1839 and did not use film.”「最早的實用攝影製程是達蓋爾攝影術;它於 1839 年問世,不使用 “film”。」
“The first flexible photographic roll film was sold by George Eastman in 1885, but this original "film" was actually a coating on a paper base.”「喬治伊士曼在 1885 年出售了第一款柔性攝影膠卷,但這種原始的『膠卷』實際上是紙基上的塗層。」
顯然,無論是由字典、法國或美國版的《維基百科》,沒有任何一個來源會認為「有一個專屬的詞彙可以統稱這些『過去的影像材料』」;換言之,用「底片」來稱呼「1839 年以來的攝影術」,真的只有台灣和中國會這樣講。
你如果覺得這個問題是我太過執著,美國和法國不能代表全世界,那麼我想讓你看看日本的情況。我在第一段有提到日本稱 “film” 作「写真フィルム」,我將它丟入日本《維基百科》搜尋,他說 “film” 也可稱作「フィルム」或「フイルム」,身為一個不懂日語的人實在看不出來這兩個詞彙的差異,不然,先看一下歷史方面他怎麼說吧:
「写真フィルムは、写真乾板から発展した感光材料である。脆いガラス製乾板に対し、取り扱いが容易で、保存性・即用性に優れ、かつ量産しやすい写真フィルムの発明は、写真の普及の原動力となった。ガラスでは不可能なロールフィルムの実現もフィルム化と同時であり、それは映画の発明へとつながっていった。」「攝影軟片是由攝影乾版發展而來的感光材料。 相較於易碎的玻璃乾版,攝影軟片更容易處理、保存、使用及大量生產,攝影軟片的發明是推動攝影普及的動力。 軟片的實現是玻璃無法做到的,這與軟片的問世不謀而合,軟片的問世導致了電影的發明。」
從這一段來分析,日本《維基百科》也提出了同樣的一個關鍵分水嶺,即是「写真フィルム」與「写真乾板」完完全全是兩種產品。既然知道了「写真フィルム」是源自「写真乾板」,我們可以推測「写真乾板」應該是指英語的 “photographic plate”,經過搜尋確實是如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證實。
—————————
回到前頭的問題,在 1888 年之前有沒有 “film”?或者 1888 年以前的「攝影材料」是什麼東西、怎麼個講法?既然我們已經知道 “plate” 和 “film” 的分別是 “plate” 在 “film” 之前已經誕生,那麼我們可以在詞源學(etymology)上繼續考察。
關於 “plate” 的幾個詞源學事實:
事實一,十三世紀中期
mid-13c., "flat sheet of gold or silver," also "flat, round coin," from Old French plate "thin piece of metal" (late 12c.), from Medieval Latin plata "plate, piece of metal," perhaps via Vulgar Latin *plattus, formed on model of Greek platys "flat, broad" (from PIE root *plat- "to spread"). The cognate in Spanish (plata) and Portuguese (prata) has become the usual word for "silver," superseding argento via a shortening of *plata d'argento "plate of silver, coin."
事實二,十四世紀開始
From 14c. as "armor made of sheets of metal." Meaning "table utensils" (originally of silver or gold only) is from Middle English. Meaning "shallow dish on which food is served at table," now usually of china or earthenware, originally of metal or wood, is from mid-15c. Meaning "articles which have been covered with a plating of precious metal" is from 1540s.
事實三,十九世紀的攝影術
In photography, "common rectangular piece of glass used to receive the picture," by 1840. The baseball sense "home base" is from 1857. Geological sense "nearly rigid part of the earth's lithosphere" is attested from 1904; plate tectonics is attested from 1967. Plate-glass for a superior kind of thick glass used for mirrors, shop-windows, etc., is recorded from 1729.
由以上三項目可以得知,“plate” 最初是指「扁平的金板或銀板」,後來演變為某一種金屬製品;直到十九世紀時,達蓋爾把鍍銀的銅板放進碘蒸氣形成銀鹽感光板,從此開始 “plate” 便成為「攝影材料」的代名詞。
關於 “film” 的幾個詞源學事實:
事實一,膜、包皮與動物皮
Old English filmen "membrane, thin skin, foreskin," from West Germanic *filminjan (source also of Old Frisian filmene "skin," Old English fell "hide"), extended from Proto-Germanic *fello(m) "animal hide," from PIE root *pel- (3) "skin, hide.”
事實二,薄的塗料、化學凝膠與攝影
Sense of "a thin coat of something" is 1570s, extended by 1845 to the coating of chemical gel on photographic plates. By 1895 this also meant the coating plus the paper or celluloid. Hence "a motion picture" (1905); sense of "film-making as a craft or art" is from 1920.
由以上兩項目可以得知,“film” 原本是一種「膜」或「皮」,主要是某物外層的一層覆蓋物,或表皮本身;十九世紀中期用來描述 “plate”(金屬板)上的一層「化學凝膠」,末期則是描述紙張或賽璐珞上的化學塗層。
化學塗層為什麼演變為攝影材料自身呢?其實也要考量到商業操作,例如柯達公司起初的企圖是幹掉銀版、濕版等各類老舊工藝,伊士曼的策略是以自家公司開發的新科技 “film” 打前鋒,公司名稱也是以 “film” 為名(The Eastman Dry Plate and Film Co. ),因為膠卷太有效率地開啟了屬於大眾攝影的新時代,多數的人們對攝影的初次認識就是從 “film” 開始,我想這個緣由直接導致了往後壹百多年的生活經驗,也讓 “film” 成為「傳統攝影」的代名詞了。
—————————
時間推演至今日的台灣,“No digital, only film”、“Film Never Die”、「打倒數位相機」云云,這類語法在所謂的底片圈隨處可見,在我看來實在是很諷刺的,因為 “film” 就是擊垮了 “plate” 才有機會爬上今日的位置;而它能擊垮 “plate” 的原因不是別的,正是由於 “film” 的簡易與便利。如今我們怎麼能夠因為數位相機「太便利」而要擊倒它呢?恕我直言,照片拍不好九成九是人的問題,不要把人的問題推給工具,這樣很不負責任。當一個藝術家之前,先要有肩膀扛起你的責任。所謂的責任可以是技術的精進、對工具的熟稔、美學的深度等等,假如你沒有試圖去擔負這些責任,換成膠卷相機並不會解決你的缺陷。
如果要說從事古典顯影究竟開啟了我什麼樣的視野?我學到的是,每一種材料與技法都會有它自身的特殊性,然而,並沒有哪一種比較「特別」、更有「藝術性」,這種事情是隨著操作者的意圖而改變的。譬如石塊的自身特質是僵硬的,藉著創作者的手法卻可以呈現柔軟的面向;換成攝影也是一樣,「貴古賤今」或「厚今薄古」都不是創作者應有的態度。至少在我的觀念裡,擁有「通達」的心靈是成為藝術家最基本的條件,因為藝術是用來感受的,而開闊的視野可以讓我們捕獲到神性,歷久不衰。
最後,“film” 到底要怎麼翻才好呢?考量到 “plate” 和 “film” 各自的特質與時代脈絡,我認為將 “film” 譯為「軟片」、「軟卷」,而將 “plate” 譯為「硬片」,如此將能消弭兩者的誤解,也能合理重建時代之間的分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