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的實驗室

嗨,我是華特。

由於許多人反應網址不好打,Google也搜尋不到(抱歉,技術問題),我決定放上這個QRCODE,掃描進去就是部落格的首頁。歡迎推薦給你們的朋友和有需要的人。

這個部落格存在之目的,主要是針對「十九世紀攝影工藝」進行推廣教學,以及思想部分的「影像隨筆」。

藉此機會,我也稍微介紹一下這個網站的使用方式。

首先是網站首頁:


網站首頁的電腦版是這個樣式,手機和平板可能稍有差異,但是第一個看到的區域都會是「精選」。精選會固定在此QRCODE頁,方便大家流傳(主要是方便我自己推銷啦)。另一個區塊是「最新文章」。文章分成兩種,一種是教學,主要是關於十九世紀攝影術的教學;另一種是影像隨筆,也就是關於思想、探問影像的文字。

會這麼設定的原因,是我一直都認為,當我們認識了更多、知識的廣度增加時,深度未必會跟著加深。沒有深度的影像,就只是形式而已。假如影像只有形式,到底是數位、底片還是古典工藝,其實沒那麼重要。並不是用了底片,藝術就會發生。這也是我經常強調的事情。

另一者是網頁「側欄」,也就是左側的三條線:


側欄裡頭分成五大塊,追蹤(Follow)和聯繫(Contact)就不多說了,有問題與反饋都可以發信件給我。上面三大塊,分別是介紹(Introduction)、古典工藝程序(Alternative Process)和隨筆集(Essay and Criticism)。介紹的部分,About是關於我自己;Alternative Photography是簡要的古典顯影總整理,以及各大技法的超連結。接著,點擊箭頭可以打開選單,這個選單是以「標籤」區分的,例如「古典工藝」裡會有銀鹽、鐵鹽、重鉻酸鹽(看不到是因為文章還沒寫),點擊標籤可以排除其他文章,只看到標記該標籤的文章,在未來文章和技法多的時候可以有效使用。目前其實有設定第六塊,也就是Digital Photography(數位攝影)。看不到是因為沒有文章使用這個標籤。也許將來還會有所更動,總之邏輯是相同的。

—————————

古典顯影的部分,原則上,你照著我提供的教學,絲毫不差地操作,成功的機率應該會高於七成。剩下三成不是我藏私,而是文字和影像可能沒辦法精準地表達操作上巧妙的細微之處,失敗是正常的,多練幾次就能掌握了。

這個資料庫,我都說是古典顯影領域的維基百科。這些資料,原本在國外也是免費公開提供所有人使用,搬進來台灣時,儘管我不是純粹翻譯而已,還有許多原創的部分,然而我還是堅持完全免費且沒有廣告。我認為,其實不是大家不懂英文,所以在古典領域的人少,而是沒有好的線索,讓我們在學習攝影時,很難碰到相關的知識。我們對「過去」的想像,經常只停在「銀鹽底片」,甚至認為底片等於古典顯影工藝,但是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攝影史兩百年來的發展,就是不斷的改良與革新。當我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我對攝影的眼界就不同了,因此很希望大家都可以深入去暸解。

常有朋友問我,如果有人拿了我提供的免費知識,去賺錢發大財怎麼辦?但我個人認為,「知識」應該要是「共享」的,這也是人類文明的基礎。然而「創意」卻是文明進步,最重要的工具。後人在前人耕耘的知識基礎下,更上層樓。也如同我常說的,我在建造的是影像的「廣度」,「深度」卻不是我在行的,這些有賴所有藝術家的努力。所以,非常歡迎有才華的你,儘管拿走這些知識,依靠你們的創意,去創造影像的深度!